“文化自信”在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被提及,而汉服等具有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载体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,“国潮”更成为近几年的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。但说到“文化出海”,电子游戏却是最能与全球年轻人产生话题的文化载体:2020年一项跨国调查显示,英美德法日韩等9国玩家平均每人每周花费6小时20分钟玩游戏,另外还用2.5小时观看别人玩游戏。电子游戏高度的普及性,将会是实现我国文化出口和创造性转换的重要方式。
比起传统的内容行业,我国政府对电子游戏的总体投入少之又少,但是中国游戏行业近年在海外市场,表现优秀、成绩亮眼: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称,游戏的海外市场收入,比我国每年影视、音像、图书等文化内容的出口金额分别要高十倍甚至百倍。
近日,移动应用和手游分析平台Sensor Tower公布的信息显示,2021年9月,全球移动游戏收入前十名中,米哈游旗下《原神》,腾讯旗下《王者荣耀》、《和平精英》,网易旗下《哈利波特:魔法觉醒》包揽前四名。今年以来,国产游戏包揽全球移动游戏收入前三甲的情况已多次出现。而这正是我国游戏出海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随着国内游戏企业纷纷加大海外布局力度,我国游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收入、市场占有率均明显提升,海外市场逐渐成为国内许多游戏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。早在多年前,国内游戏企业就已开始逐步探索出海之路。近几年,随着国内游戏市场竞争环境及政策变化,出海成为越来越多游戏企业的重要战略。
此前国内许多游戏企业出海,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游戏市场的要求相对较低,而国内游戏的审核较为严格,尤其是版号政策收紧后,一些没有版号储备的游戏厂商,只能将目光转向海外求生存,出海成为许多企业不得已的被动选择。而近两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,海外市场对国内游戏企业的吸引力与日俱增,出海也逐渐成为游戏企业的主动选择。
就在前几日,商务部、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》以下简称《通知》,也详细涉及到电子游戏方面的措施:
一是在“健全共建机制”措施中,《通知》指出要引导和支持基地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、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、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。指导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、文化业态、文化消费模式,壮大数字创意、网络视听、数字出版、数字娱乐、线上演播等产业,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、文化创意产品和影视剧、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“走出去”。
二是在“提升服务水平”措施中,《通知》指出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基地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“两头在外”的数字内容加工业务,研究完善监管模式,鼓励企业为境外生产的影视、动漫、游戏等提供洗印、译制、配音、编辑、后期制作等服务。
近年来,不少国产游戏在出海中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播的使命。有了政策层面大力度的扶持,国产游戏出海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动力!
田鑫,专业的企业组网服务商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组网(SD-WAN、MPLS、云互联),业务云化、数据中心、网络安全、行业IT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。